西藏不僅有世界屋脊奇異的地質地貌和獨特的自然風光,而且有別具一格的社會人文景觀,僅寺廟在歷史上最盛時就有2700多座,還有不少宮殿、園林、城堡、要塞、古墓、古碑等。
西藏自治區(qū)簡稱藏。位于中國的西南邊陲,青藏高原的西南部。面積122.84萬平方公里,約占中國總面積的八分之一,僅次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。南北最寬約1000公里,東西最長達2000公里,是世界上面積最大,海拔最高的高原,有"世界屋脊"之稱。西藏自治區(qū)是中國人口最少,密度最小的省區(qū)。藏西阿里、藏北那曲,人口特別稀少,往往百里不見人煙。羌塘草原北部甚至被稱為"無人區(qū)".
拉薩名勝區(qū)
區(qū)內主要名勝:布達拉宮,中國著名的古建筑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是漢藏建筑藝術合璧之作。大昭寺內壁畫、浮雕、塑像等都與唐代內地的風格相似,寺內保存有唐代以來的大量歷史文物。
羅布林卡,藏語意為"寶貝園林",在拉薩市西郊,始建于16世紀,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,占地36公頃,分為宮內和宮前區(qū)、森林區(qū)三個主要部分,園內有宮殿佛堂,亭臺水榭,湖池小徑,曲折通幽,是拉薩著名的園林風景區(qū)。
哲蚌寺,位于拉薩西北5公里的山坡上,建于1416年。歷史上僧人定額為7700人,主要建筑為大經(jīng)堂,可容8000僧人。歷代達賴都以此寺為母寺。寺內收藏的歷史文物、佛教經(jīng)典及工藝美術品十分豐富。
色拉寺,坐落于拉薩北部山上,建于1419年,僧人多時達5500人,規(guī)模宏大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寺內佛像上萬尊。還有許多來自內地的佛像、法器、供器等珍貴文物。
甘丹寺,建于1409年,位于拉薩以東約20公里的達孜縣境內,寺廟建于汪固爾山頂?shù)纳桔晏?,其主要殿堂可容納3000多僧人在殿中誦經(jīng)。寺內有黃教始祖宗喀巴靈塔殿,靈塔用白銀建造,外包純金,十分華美,寺中還擁有乾隆盔甲和"唐繡"等珍貴歷史文物。
此外還有小昭寺、楚布寺、龍王潭公園、勞動人民文化宮、西藏革命展覽館等名勝景點。
相關銜接: 拉薩旅游景點、拉薩一日游線路
雅礱河風景名勝區(qū)
距拉薩150公里,位于號稱"西藏糧倉"的山南地區(qū)南部,是藏民族公認的發(fā)祥地。
區(qū)內主要名勝:雍布拉康,藏語意為"母子宮",在山南地區(qū)乃東縣東南,雅礱河東岸的山頂上。相傳建于公元前1世紀,殿堂內保存有歷代文物、典籍,是西藏最早的宮殿建筑遺址。
桑耶寺,建于公元779年,藏語意為"無邊寺","存想寺".位于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北岸。外形宏偉莊重,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。
藏王墓群(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),位于山南地區(qū)瓊結縣城對面的穆日山上,背山面水,為吐蕃時期藏王們的墓葬群。據(jù)史料記載有21座墓,現(xiàn)能見到墓有9座,方圓達3公里,尚未發(fā)掘,多數(shù)墓高達數(shù)十米,酷似山丘。
日喀則名勝風景區(qū)
扎什倫布寺。扎什倫布藏語意為吉祥須彌之意。該寺位于日喀則市西,是西藏佛教格魯派(黃教)四大寺院之一,又是后藏地區(qū)班禪四世以后歷世班禪的駐錫祖廟。大佛殿內供奉的一尊鍍金強巴銅佛(即彌勒佛)高達26.7米。全寺建筑面積近30萬平方米,保存著大量傳世的珍貴文物及栩栩如生的壁畫。
薩迦寺,位于日喀則地區(qū)薩迦縣城內,全寺藏書有4萬卷,可稱是第二敦煌。薩迦法王八思巴曾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國師。
夏魯寺,位于日喀則東南約10公里處,建于1087年,為藏漢混合的建筑結構,藏式殿堂,漢式殿頂,壁畫豐富,精美,具有獨特的風格。
白居寺,位于日喀則江孜縣城內,建于1414年,有聞名西藏的泥塑羅漢堂,寺內白科塔(意為吉祥輪)共9層,塔座底層廣2200平方米,共有108個門,每層均有佛堂,供有佛像并繪滿了壁畫,據(jù)說加起來佛像有10萬尊之多,故又號稱十萬尊佛塔。
宗山炮臺,為1904年西藏軍民抗擊英國侵略軍遺址。宗山地勢高峻,為抵御英軍,在半山前崖曾構筑炮臺和其他防御設施,遺址至今尚存。
羊卓雍錯,湖面海拔4441米,面積638平方公里,水深30~60米,蓄水量150多億立方米,湖中盛產(chǎn)高原裸鯉,魚類蘊藏量達2~3億公斤。湖濱周圍水草豐美,數(shù)萬只天鵝、黃鴨、水鷹、沙鷗等長期集聚湖中。
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,位于阿里地區(qū)普蘭縣境內,為著名的千年佛教勝地,至今中外香客不斷。古格王朝遺址,系公元10世紀前后的一處建筑群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Tags: 景區(qū)特點
- 看遍旅游攻略,不如添加顧問微信聊一聊路線。
- ①復制手機號:13908915938
- ②打開微信后添加好友,粘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