薩迦寺位于西藏自治區(qū)日喀則地區(qū)的薩迦縣本波山下,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寺廟。同時也是薩迦派的主寺。有著“第二敦煌”的美譽之稱,寺廟由“薩迦南寺”和“薩迦北寺”組成,海拔4316米,門票價格為45元/人(藏族免費),開放時間是09:00-18:00,于北宋熙寧六年修建,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圖:薩迦寺
薩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薩的紅色、象征觀音菩薩的白色和象征金剛手菩薩的青色來涂抹寺墻,所以薩迦派又俗稱為“花教”。寺內藏有珍貴的貝葉經(jīng)、《布德甲龍馬》大藏經(jīng)和元代壇城壁畫、古瓷器等文物古跡。
薩迦寺名中的“薩”藏語意為“土”,“迦”藏語意為“灰白色”,“薩迦”意即“灰白土”。因本波山腰有一片灰白色巖石,長年風化如土狀而得名。薩迦寺分為南、北兩寺,仲曲河橫貫于兩寺之間,北寺位于河北岸的本波山“灰白土”山巖下,南寺位于河南岸的平壩之上。
薩迦寺建筑布局仿照漢區(qū)古代城池樣式,具有很強的防御性能。進得寺內,首先是一座宏偉的大經(jīng)堂,經(jīng)堂內由40根巨大的柱子支撐,其中最前面的的四根為四大名柱,分別是“元朝皇帝柱”(據(jù)傳為忽必烈所賜)、猛虎柱(相傳此柱由一猛虎負載而來)、野牛柱(相傳此柱為一野牦牛用角頂載而來)、黑血柱(相傳是海神送來的流血之柱),大廳可容納近萬名喇嘛誦經(jīng),內供三世佛、薩迦班智達及八思巴塑像。
薩迦寺的主要景點有門廊、大經(jīng)堂、佛塔群、拉康強、普巴拉康、次久拉康、格尼拉康、喇嘛拉康、薛札拉康、拉康拉章、卓瑪拉康、拉康孜貢康、拉康欽莫大殿、歐東仁增拉康。
薩迦寺每年舉辦大量法會,其中最重要的有:藏歷每年五月舉辦祈雨節(jié);七月舉辦夏季大法會,跳金剛神舞;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十月二十九日舉辦冬季大法會,跳金剛神舞。金剛神舞表演時,舞者頭戴薩迦寺護法神及各種靈獸面具,神舞采用簡單的故事情節(jié),反映藏傳佛教密宗神舞中滅殺魔鬼的基本內容。每年夏季和冬季大法會時,遠近僧俗信眾紛紛到薩迦寺朝拜。
薩迦寺有各種精美壁畫3000多幅,題材廣泛,涉及宗教、歷史、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,以佛經(jīng)、教義、神話傳說、歷史故事、昆氏史、薩迦史、山水景觀、花卉瑞獸、裝飾圖案等為主,場面宏大,內容豐富。寺中各處均有,可隨參觀路線逐個觀賞。
旅游溫馨小貼士:1、由于海拔較低,一般不存在會發(fā)生高反,如要選擇住宿,可前往薩迦寺所在的薩迦鎮(zhèn),價格的話,相比日喀則市內低,如果從日喀則市出發(fā)到薩迦寺約160公里路程,且市內有前往寺廟的班車,價格大概約50元/人。2、進入寺廟需尊重當?shù)?a href="http://www.hcuedu.cn/xizang/13797.html">藏傳佛教的信仰,不可大聲喧嘩吵鬧,禁止用手觸碰佛像,在寺廟內最好不要拍照,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