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拉寺有著“色拉大乘寺”的全稱,為藏傳佛教中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。位于拉薩北郊山下,與甘丹寺、哲蚌寺合稱拉薩三大寺,且它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寺廟;位于拉薩北郊山下,色拉寺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圖:色拉寺
明永樂十七年(1419),宗喀巴弟子絳欽卻杰興建,成于宣德九年(1434)。后絳欽卻杰應召赴北京,受封大慈法王?;夭睾髮J賜經(jīng)像等珍藏于寺內,至今仍存。寺內有結巴、麥巴、阿巴三札倉(經(jīng)院)。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,規(guī)模略次于哲蚌寺。
色拉寺內保存著上萬個金剛佛像,大多為西藏本地制作。還有許多是從內地或印度帶來的銅佛像。大殿和各札倉經(jīng)堂四壁保存著大量彩色壁畫原作。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“馬頭明王”像。在四層吉札倉里面,進大殿直走,過一排小殿,最里面就是。當了人會把頭伸進一個小神龕里面,用頭觸那個雕像的基座。
色拉寺有妙音殿(甲失拉。主要建筑有措欽(集會殿)、吉扎倉、麥扎倉、阿巴扎倉及32個康村。早期建筑以麥扎倉、阿巴扎倉為中心,后經(jīng)歷代增修擴建,才具有今天的規(guī)模,所以平面布局上無整體規(guī)劃。但色拉寺的建筑密而不擠,雜而不亂,因地制宜,主體突出,體現(xiàn)了格魯派大寺的特有風格,全然是一座宗教城市。
在它的寺內珍藏著大量的珍貴文物和工藝品,如皇帝御賜的佛經(jīng)、佛像、法器、金銀器等。其中釋迦益西的彩色絲像,長109cm,寬64cm,歷史雖悠久,但它的色彩依然保持著鮮明的特色??梢哉f這珍藏十分珍貴的。